事实上,“我是建设者”大讨论缘于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语重心长的来信。3月22日,《湖北日报》在重要版面全文刊载了这位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
这位老新闻工作者在信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新闻媒体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媒体编辑记者对正面报道和建设成就宣传热情不高,认为缺乏新闻价值,但对负面新闻却兴趣十足,常常一拥而上;有的媒体对主旋律影视作品报道仅三言两语,对一些影视明星的风流韵事却连篇累牍;还有些媒体喜欢从互联网网站上‘扒’新闻,导致经常出现虚假不实报道,严重影响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令他感到愕然不已的还有:“身边有的同行习惯以‘黄鹤楼上看翻船’的心态看待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或者以‘无冕之王’的口吻指责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有的同行,特别是青年同行甚至以‘打酱油的’自称神圣的新闻工作岗位。”
针对新闻界出现的这些不良现象,这位老新闻工作者在来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新闻工作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全社会各行各业建设者中的一员,而绝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局外人。因此,遇到社会问题,我们应该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忧乐、共患难,绝不能有‘黄鹤楼上看翻船’的‘看客’心态,也不应该有高居人民群众之上的‘无冕之王’错觉。”“新闻媒体是社会现象的‘放大镜’,是社会舆论的‘扩音机’,新闻报道的毫厘偏差都可能对现实生活产生倍加效应。心态的失准很容易带来报道的失误。”因而,他向广大新闻工作者发出呼吁:“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姿态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热情讴歌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民群众,科学对待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努力凝聚中国力量,共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3月25日,《湖北日报》开辟《“我是建设者”大讨论》专栏,刊发了该报年轻记者付勤写的首篇讨论文章《记录时代的奋斗史和光荣史》。
“可以说,我们新闻界目前存在的很多不良现象都与缺乏建设者意识相关联。”《湖北日报》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全文刊载此信并开展“我是建设者”大讨论的初衷就是让全社会共同来回答这位老新闻工作者提出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同志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在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姿态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希望有更多的新闻人来思考这个问题,更希望新闻界的同行用自己的实践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