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市场化改革之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8-14 浏览次数: 0

            学术期刊出版制度改革是时下正在推动的改革实践,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学术期刊基本属性上来看,学术期刊具有公共性、市场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如何协调各种属性以实现学术期刊的有效出版是学术期刊出版制度设计的关键。从学术期刊出版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化是学术期刊出版的必然选择,而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就会内生出数字化、国际化和集约化的具体模式与路径。

  企业家:期刊改制的灵魂

  市场化改革就是合理的价格体系与企业家决策的有效结合,价格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信号,企业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决策主体。学术期刊转企改制、企业化改革、市场化改革以及产业化改革,从运行主体的角度讲,必须依靠出版学术期刊的企业家,只有产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才会有人来做决策并且承担风险。企业家的作用一直被学术期刊出版界、学术界以及政府部门所忽略,似乎只要实现了转企改制,改革就万事大吉了。但是没有企业家,企业只能是形式上的企业或者说没有灵魂的企业,与事业单位不会有实质上的区别。

  不论是企业还是市场、产业,最终都要通过从业者来实施和完成既定的目标,尤其是从业者中的企业家群体。学术期刊界应该关注企业家的作用,也就是要突破单纯就制度论制度的缺陷,透过制度环境来研究背后的人的因素,从而找出改革制度的突破口和实施路径。

  价格体系:期刊改制的关键

  学术期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通过促进学术交流与传播,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增加知识生产和创新;对于国家而言,可以增强整体创新能力,并能够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加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学术期刊价格体系的现状却与这种价值形成了明显反差,与此相应的是我国学术期刊几乎没有自我独立生存的能力。

  要改变学术期刊的价格现状,只能先从出版制度开始改革。因为,不改变学术期刊的政府供给机制,学术期刊出版者在主办单位资助下就会永远“不差钱”,至少不会差维持生存的本钱,更为关键的是这种“不差钱”必然会导致学术期刊真的“不值钱”。

  主办单位资助下的学术期刊出版行为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体现,因为在主办单位资助下,学术期刊出版者往往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把学术期刊办好,而且由于主要靠资助而不是靠发行收入来维持生存,学术期刊出版者对发行价格并不关心,于是就低价倾销,最终导致整个学术期刊出版市场的价格扭曲。在这种情况下,低价倾销已经形成习惯,即使非常优秀的学术期刊也无法以高价出售,进而导致优秀的学术期刊出版者无法靠发行收入独立生存,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要实现学术期刊的真正价值回归,使学术期刊价格体系合理化,只能靠市场机制调节,让风险机制、竞争机制、利益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都同时发挥作用。政府对于学术期刊公共性的担当不能只是通过资助出版者这一条路径,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政府补贴的对象,由补贴出版者向补贴学术期刊消费者转移,从而形成良性的学术期刊出版市场,使学术期刊出版者回归到按出版成本来定价这个现实,不能让学术期刊的价格承受其本不能承受的补贴学术研究的重任。

  学术期刊出版者独立生存可以靠学术期刊的发行收入、广告收入和其他收入,也可以靠自己的声誉、学术影响力来争取政府补贴和社会捐助,总之,这种独立生存能力要靠学术期刊出版者的竞争而得来,不能凭借主办单位的意愿和部门私利扰乱学术期刊出版市场。虽然说出版制度受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等宏观环境约束,但是出版制度与宏观环境约束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切合的。因此,要建构学术期刊价格体系改革的逻辑链,只能以出版制度作为切入点和解决问题的抓手。

  如果我国学术期刊出版的制度环境能够产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同时能够内生出合理的价格体系,就可以说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制度改革的主体已经基本完成。要为中国的学术期刊塑造一个理想的发展环境并不容易,会涉及方方面面的牵连和羁绊,但是只有通过各方的努力和执着,才可能让这一期许变为现实。(来源:2013-8-7《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XW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长安大学杂志社副社长、长安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