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韬奋精神 在新时代传播出版正能量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11-14 浏览次数: 1389

            邹韬奋同志是努力建设先进文化的先行者。韬奋精神的实质内涵,就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崇高的敬业、爱业精神,要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满腔热忱。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指明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在这种新的条件和新的情况下推进出版业的改革发展进程,妥善处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赢得新的发展机遇,更是需要我们深入学习韬奋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好出版工作。


  学习韬奋精神,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指明了出版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道出了出版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意义。对出版工作者来说,讲政治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社会思想提供主心骨,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源。


  当今世界,任何出版机构的发展除了市场环境以外,都离不开政治环境、社会环境。西方发达国家同样注重出版单位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利益,许多出版活动都掺杂着多种政治因素的角力和不同利益格局的诉求。任何发展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都是实力的较量,实力就包含着政治上的控制力。坚持政治原则性,核心是出版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这是我们学习韬奋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保证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从推动事业长远发展、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负的责任、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增强做好出版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学习韬奋精神,必须增强出版的社会责任感


  精神境界上的先进性,是韬奋精神的灵魂与动力。韬奋同志主办的《大众生活》之所以能够从最初的2000份发行量,在很短的时间内跃升至20万份,就是因为他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韬奋同志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到临终前,在口述遗嘱时,韬奋还提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正是这种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和激励韬奋同志克服困难,走向胜利。学习韬奋精神,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工作做起。没有远大理想,或者离开本职工作去空谈远大的理想,都不是韬奋精神。学习韬奋精神,就是要体现在践行群众路线,不断地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力量不仅关系到文化的发展和文化安全问题,而且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安全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版的社会责任是与政治责任密切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它是任何一个社会对一个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出版者的共同要求,正是出版者对自身责任的自觉的有意识的追求,才使出版活动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增强出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新时期学习韬奋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出版工作者树立不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妄谈出版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进一步促进出版工作者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使我们的出版工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舞台上演出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好戏来。


  学习韬奋精神,必须主动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


  出版业是一个知识创造、加工和传播的行业,是一个把人类精神创造物质化、社会化和扩大化的行业,其中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精神创造,人是出版业最基本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出版工作的开展,不仅要求出版人员具有广博的学识和专业修养,而且要求他们能够不间断地学习和汲取新的知识。只有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出版“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责。出版工作者的素质如何、能力水平高低,对于出版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学习韬奋精神,必须做勤奋学习的模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成为本职岗位行家里手,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到业务上精益求精,工作上极端负责。


  出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环节相互联系、制约和促进,具有严密的整体性,而每一环节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环节中有许多工序,相互之间同样具有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一个环节、工序的工作影响着另一个或几个环节、工序乃至全部出版工作。这就要求出版工作者在具体的工作中率先垂范,既能从宏观上把握出版工作的整体性,又能在微观上抓好每一个环节、工序的工作,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出版工作不单纯是个体作业,它是个体和集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结合,每项成果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这就要求我们学习韬奋精神,要有集合人才的凝聚力,能够组成团结和谐的出版工作的集体,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用严密的制度规范各自的职责和相互关系,使整个出版工作协调一致,高效运转。


  学习韬奋精神,必须发扬“两个务必”的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版工作者发扬“两个务必”的精神,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出版事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创业精神和勤俭作风,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坚决制止出版伪书、发行乱摊派、买卖书刊版号等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全力营造良好有序的文化市场。


  出版物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产品,它是人类精神创造的物质化结果。其他产品出现了次品可以通过更换解决问题,但出版物出现了内容差错、编校错误等方面的质量问题,就无法更换,只能重新生产;其他一般消费品如果出现个别残次品,通常不会影响全局,其影响是个体的,不会为此而给整个社会造成损失,而一部坏书的出版则会给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后果,给人民群众造成危害。出版物的质量是衡量出版工作是否健康发展、检验出版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繁荣出版重在质量。而提高出版质量,一靠规程,二靠自律。在出版工作中自觉地强化自律意识,正是学习韬奋精神的体现。强化自律意识,就是要自觉地为广大读者当好“守门人”,对出版内容负好责,而不单纯强调所谓的“文责自负”。强化自律意识,就是要自觉地以出精品、出上品作为我们的出版追求,使出版事业朝着健康、有序、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以实际行动学习好韬奋精神,实践好党的群众路线。(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