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传统教育出版的“紧箍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2-11 浏览次数: 1279

短短一年多,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在线学习浪潮席卷全球。在中国,2013年,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知名高校亦纷纷投入这场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教育革命。MOOC是什么?会颠覆什么?对传统教材出版带来什么影响?更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MOOC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英文简写。目前,最为知名的三大MOOC平台集结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全球优质的大学资源,为全球学习者免费提供优质课程。

  国内也在互联网教育国际浪潮的席卷下开始了动作。2013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加入edX,成为edX首批亚洲成员。7月,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与Coursera签订协议,正式加入MOOC大家族。9月,北京大学在edX上包括《民俗学》《世界文化地理》《电子线路》和《20世纪西方音乐》在内的四门课程陆续上线,成为首批“杀入”国际在线教育平台的国内高校课程。

  许多互联网公司也试图从MOOC这块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在国外,谷歌宣布和edX合作创建开放的MOOC平台MOOC.org,该网站面向教育工作者和公众提供工具,以便他们能创建自己的数字课程。国内如优酷、果壳、网易等网站也没有放过在线教育中蕴含的巨大商机,纷纷将触角探入MOOC领域。

  MOOC动了传统出版社的奶酪?

  “在线教育热潮的来袭意味着整个教育服务市场格局都在发生变化,这对出版社是一个机遇。但如果出版社还维持着原来的做法,那可能更是个挑战。”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傅强表示,如果应对得当,在线教育未必不是出版界的一个良机。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网络出版研究所所长陈少华在跟记者交谈中也谈到,MOOC对传统高校教育会带来相当大的冲击,中学、大学的纸质教材出版会受到重大影响。

  教育需要教材,在线教育也不例外。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在线教育的教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这一点会是出版界的机遇之一。

  原先的教育手段比较间接、单一,只能通过标准教科书为教育服务。现在的在线教育会使得教育效率更高,如果出版业能找到合适定位,那将是很大的机遇。据了解,高等教育出版社现在就在尝试与大学合作,按照学校的要求,根据出版社已有的资源制作个性化教材,“效果还不错。”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主任张泽告诉记者。

  浙江大学出版社也在这方面进行尝试。一年多前,浙江大学出版社就推出了一些与在线教育相匹配的产品。“数字教材会是未来的大方向,但还需要探索。”傅强告诉记者,在线教育需要的教材并不仅仅意味着把纸质教材数字化,而是注重个性化特征,也就是说,要有基本的标准化内容,包括通用的内容,庞大的教学资源库,以及提供学生交流的平台。并且他强调说,“这里所指的个性化并不仅仅是内容的个性化,而是服务的个性化,要把不同教育资源组织到一起,以知识库的方式,把老师资源、学生资源通过研讨平台一起学习。”他认为,在线教育将更多是服务的个性化。

  随着大型互联网公司以及国外巨头的进入,在线教育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线教育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出版界一定要抓住机遇,一定要做,否则会受到很大排挤。”张泽认为,尽管竞争对手众多,并且出版界有很多弱势,但同时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有资源,以及多年来与教育界老师合作的经验。”

  MOOC拥有怎样的未来?

  对于MOOC对传统高校教育带来的冲击,有业内人士表示,MOOC不仅是教育和互联网的融合,而是需要让教育与社交网络联系得更加紧密,对于MOOC来说,不仅要有教学视频,还要有教学资料、小组讨论、作业等,目前看来,MOOC的交互性仍需完善。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8月,全球32个MOOC平台仅美国就有14个,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陆续推出自己的MOOC平台,在前不久由中国经济网主办的“2013首届国际在线教育峰会”上,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程建钢发表演讲表示,目前MOOC还不能代表教学改革方向,MOOC本身处于理想的初级阶段,虽然商业模式非常成功,但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对于MOOC在中国的发展,程建钢认为,中国发展MOOC和美国签约时需要谨慎,虽然签约美国MOOC具有重大意义,但非长久之计。程建钢建议借鉴国际MOOC平台经验,结合国内教育改革特点,开发中国自身MOOC系统,加速国内在线教育发展。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也表示,中国MOOC不应简单复制国外方式,而要走出一条中国自身的MOOC之路。

  据悉,为了探索MOOC对于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际效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进行了一个名为“双师课堂”的实验,将名校人大附中的课程直接带到乡村学校。“实验短短3个月的时间,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汤敏认为,这可以成为中国未来推广MOOC的一个方向。(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