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教育类版权多元开发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9-19 浏览次数: 1092

当前,版权开发成为新闻出版业的热门话题。每天在微信公众号、论坛、知识分享平台分享出海量的优质内容,却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另一方面,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用户花在纸质读物上的时间日益减少。如何打造多元化的版权内容,丰富内容层级,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为此,沪江成立了专门的版权公司上海尚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尚刻教育首席执行官常智韬表示,他们将通过互联网手段专注教育版权,致力于成为“教育IP定制专家”。

进行多元化版权运营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布的《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营业收入达2.35万亿元,较2015年增加1939.9亿元,增长9%。新闻出版版权市场不断扩大,意味着国内内容版权运营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尚刻教育正是看好了这个市场。

沪江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经过16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包括学习资讯、学习工具、社群学习平台和优质课程平台四大业务体系,涵盖升学、留学、语言、中小幼、职场、兴趣等丰富内容,目前用户超过1.5亿,移动用户超过1.2亿。

在此之前,作为尚刻的前身,沪江版权事业部已联手百余家全球出版机构在数字业务方面博采众长。国际出版巨擘圣智学习集团、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哈珀柯林斯集团、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集团先后与沪江达成出版领域合作。

常智韬表示,新成立的尚刻教育专注于为传统教育出版单位提供在线整体解决方案,挖掘IP价值,盘活存量市场,深度融合优质教育内容与互联网技术,进行多元化的版权运营,同时将成熟的原创数字内容进行逆向出版尝试。

深挖教育类IP价值

在版权开发方面,尚刻教育主张多元联动,深挖教育IP价值。

“要横向联动开发利用好版权,帮助出版社和版权所有者实现‘一个版权,多元开发’。”常智韬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目前尚刻教育与传统出版社展开的合作形式主要为“纸质图书、在线课程、移动应用”三者互相结合促进转化的形式,即出版社和尚刻合作把优质的图书内容开发成在线课程和移动学习产品,购买图书的用户可以下载与图书相配套的学习应用,也可以选择继续购买学习与出版教材配套的网络课程。出版社则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收集到用户的学习数据,为图书的再版提供帮助和依据。

以尚刻今年的主打产品为例,尚刻联手有着美国“人教社”之称的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集团(HMHG),引进了美国小学三大英语教材之一Journeys的配套分期读物,将对其版权进行多元开发。这套教材及分级读物目前已经被国内上百所国际学校采用,在家长间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在尚刻开发的产品中,初始用户登录后将先进行英语能力测评,实现“千人千面”的分级阅读。微课环节采用中文讲解+真人外教,模块灵活、轻松愉快。而在电子书板块则配套小D查词、定位播放、音频下载、译文显示和卡片式学习打造多层次的阅读体验。在2014年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开发的《新版标准日本语》中也采取了这种形式。至今已有近15万人次在沪江网校学习过这门课程。

此外,尚刻教育还将实现版权逆向出版,将优质的原创数字内容进行纸质化沉淀。从去年开始,尚刻试水“逆出版”,并取得初步成效。

“背靠沪江海量的名师课程以及和国内外100多家知名出版社的合作经历,尚刻教育有着丰富的IP运营经验和资源,可以挖掘IP价值,盘活存量市场,深度融合优质教育内容与互联网技术。另一方面,沪江教育亿级的用户又为教育类版权提供了很好的推广和消化渠道。”常智韬表示,教育版权市场未来大有可期。(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