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以“出版业国际化:新机遇新路径”为主题的“2018国际出版企业高层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摩洛哥、罗马尼亚、泰国、印度、巴拿马和中国香港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出版行业高层人士共同探讨新时代下出版业国际化的新机遇新路径。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在致辞中说,出版业作为依靠技术、依靠载体开展信息内容生产、传播的行业,更要积极使用新技术、新渠道、新平台传播自己的内容。我们倡导更多的国际出版合作,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开拓国际市场,出版更多跨文明对话的优秀图书,为国际读者服务,开展更有深度的跨文明对话,让中国出版的精品力作传播得更广更远。
伦敦书展主席杰克斯·托马斯说,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沟通变得越来越细化,书能成为洞悉其他文化的窗户,成为跨文化的理解、对话基础。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坦言,路径只要成熟了就要走下去,不要东张西望、朝三暮四、得陇望蜀。“文化的发展,必然要以交流为主要路径。在文化交流的不断推进下,出版业国际化发展毫无疑问有了好的机遇。”他认为,目前面临一个非常好的时期,希望国际出版业的朋友与中国出版业按照既定的成熟模式加强合作,同时也不断创新。
在国际出版商协会前主席理查德·查金看来,中国出版业走出去,一是传统的路径,就是与全球出版人洽谈版权许可;二是通过收购来进一步促进增长;三是用外语出版本国文化的内容。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国际出版周报》编委会主席李朋义认为,大众出版要坚持内容为王,同时要非常重视IP;教育出版要重视核心素养教育;科技出版要努力做出我们自己的好期刊。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介绍说,中国出版集团在未来国际化战略上有以下新变化:在合作区域上,突出“一带一路”方向;在合作内容上,突出“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和“中国道路的学术表达”两大中心话题;在合作重点上,突出海外主流和中国名家;在合作板块上,突出学术领先和市场领先;在合作模式上,突出联合设立国际编辑部。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鲍洪俊认为,中国出版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出版交流与合作,提高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水平和能力。他表示,下一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将更加主动地与国际一流出版企业合作,更加积极地推动主题出版走出去,更加深入地推进海外本土化战略,更加扎实地推进数字出版走出去。
国际出版企业高层论坛已在北京和伦敦举办过3届,已经成为国际出版界最高规格的合作交流活动之一。(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