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正“八仙过海”,待“各显神通”
发布者:陆芳 发布时间:2020-11-23 浏览次数: 10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记者曾多次连线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采编中心主任田豆豆,那时的她和同事们不仅用真实准确的信息引导公众,而且报社还开通新冠肺炎求助通道等为群众排忧解难。

11月18日,在湖南长沙,由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湖南省记协主办的“增强‘四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班上,田豆豆再次回忆起年初那段时光,她说:“在湖北战‘疫’报道中,‘笔杆子’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什么,是出发点。身为传统媒体人,做全媒体之事,移动优先是借力点。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四力’,以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和竞争力去匹配新时代下互联网的发展。”

移动优先已经成为传媒行业的共识。培训班上,田豆豆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媒体融合专家组成员宋建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雅讲习教授、北京大学互联网研究院(深圳)院长彭波,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肖春飞等4位专家为学员授课,就媒体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新媒体的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全媒体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总结、阐释和经验分享,深度研讨主力军如何全面挺进主战场。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化,全媒体传播体系怎么去建设和支撑?”宋建武认为,要立足于服务群众来拓展媒体的功能,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来支撑全媒体传播体系,通过治理融通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和动力汇聚起来,通过管理创新来实现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有效运营。

彭波则进一步谈道,5G时代,传统媒体务必注重“内容视频化、视频高清化”。彭波说:“5G时代,视频成为新媒体标配已成为行业共识。VR和AR等内容将逐渐成为主流,4K和8K等体验更佳的媒体呈现将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带动新媒体行业体验进一步提升,视频类业务成为主流媒体形式,围绕着图像分辨率、视场角、交互三条主线提升用户体验。我强烈建议传统媒体务必紧跟趋势,注重内容视频化、视频高清化。”

“我国媒体融合目前是‘八仙过海’的阶段,还没到‘各显神通’的阶段。”在肖春飞看来,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必须要迈过7道坎:一是观念:从“做增量”转变为“背水一战”;二是考核:主流媒体应该从追求“爆款”到着力聚合“用户”;三是媒体融合的空间建设:要从“领导参观”转移到“采编适配”;四是资源的整合:要从“内部整合”到“融会贯通”;五是技术层面:要从“炫技”到“引擎”;六是媒资管理与大数据建设:从“数字化”到“大数据”;七是人才:从“假融合”跳跃到“全媒体”。

要实现从“假融合”跳跃到“全媒体”,彭波的一段话或许能给业界更多启发:“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不是传统媒体+互联网,也不是互联网+传统媒体这种形式上的融合,而是要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方式,对传统媒体的新闻采集方式、生产方式、发布方式,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实现从传播方式到表达方式的全面革新。”(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