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出版已成为现代出版的发展方向,是每个出版人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去实践的问题。
对于融合出版,我们不必“仰视”它,不要被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概念迷惑。回看我国的出版史,就是出版人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历史。每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给传统出版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发展的飞跃。
对于融合出版,我们不可“漠视”它。现阶段,融合出版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因此有的出版社对融合出版抱着回避、“漠视”的心态。但随着融合出版的发展,读者的转场阅读不可避免,传统出版一定会越过越难、路越走越窄。
对于融合出版,我们只能拥抱,在拥抱中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走思维转变之路。融合出版不仅仅是传统出版和新技术的简单融合,更重要的是出版理念和新技术理念的融合。在融合出版之路上,思维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一是转变对读者的认识。传统出版业的知识文化传播以近乎单向的方式进行,和读者的关系主要是传授的关系,是产品主导。融合出版时代,阅读场景多元化、个性化,服务读者、读者主导应该成为新的出版理念,需要将读者视为共同成长的伙伴。二是转变对内容消费的认识。随着融合出版的发展,传统出版者应充分发挥自身内容资源优势,逐步实现从内容提供向知识服务提供转型,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走务实之路。“务实”其实是做好每一项工作所必备的基本要求,只是对融合出版而言,“务实”的理念更需强化。融合出版需要高屋建瓴的理念指导,但更需要脚踏实地去实践、去探索。
要做好融合出版,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需要,走务实之路。其次要明确目的,不应把融合出版当成应景产品、形象工程、争取政府资金的“鱼饵”,而是基于自身生存发展之需,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可操作的路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专业化之路。专业化也可以说是出版定位,集中化发展。出版社必须依据自身的优势资源,集中发力,做擅长的事,融合出版也不例外。正如资深出版人佘江涛所说:“出版社的融合出版就是通过印刷术以外的手段,实现出版内容溢出纸书的出版行为。出版社的融合出版一开始就要和优势的传统出版紧密关联,从那里自然延伸、生长起来。”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积聚了一定的优势资源。基于这样的背景,苏科社确立了“坚持统分结合的理念,从传统出版的专业优势出发,积极探索数字化应用新场景和知识服务新模式,通过‘小而美’的应用型项目,实现产品化”的发展理念。基于这样的理念,苏科社多年来一直不懈地努力。在农业板块,以“农技耘”APP为抓手,通过移动互联,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提供“全天候、保姆式”农技信息服务,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米”。在医学板块,围绕“江苏中医在线”平台,充分发挥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优势积累用户资源,利用现有的医学内容资源、专家资源以及行业学会资源,积极开发中医实训精品课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数字化内容,实现纸质图书与数字内容的互动。
融合出版给传统出版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融合不是简单的利用和嫁接,融合出版转型路上,还有更多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方面。融合出版需要我们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