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与大众间寻求平衡 ——浅谈编辑书评写作的特点及原则
发布者:陆芳 发布时间:2022-08-08 浏览次数: 10

书评在我国出现较早,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书评是孔子对《诗经》《易经》的评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是出现了曹丕《典论》、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专门的书评著作。关于书评的定义在学术界存有争议,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纳概括,简而言之,书评就是对图书所作的评论。

撰写书评不仅是专家学者的事情,也是编辑应有之责。从书评创作主体看,撰写书评主要有专家学者、编辑,也有一般读者。专家学者的书评学术性、专业性、理论性都较强,但受众有限,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播效力;一般读者撰写的书评更偏向于个人的所思、所想、所感,可读性强、受众面广,但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读后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评。编辑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作者和图书有深入了解,熟知读者的阅读需求,长期深耕于某一领域,具备较好的学术理论基础。编辑撰写书评有利于扩大图书影响力、增强读者可接受力。编辑撰写书评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突出特色,在学术与大众间寻求平衡

编辑撰写书评应有自身行业的特色,注意避免两个极端。

一是避免曲高和寡,把书评写成小众。即在学术性和大众性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专业研究者读后不觉得浅,普通读者读后不觉得深。编辑撰写的书评既要有学术味道,能够与学术界对话;又要兼顾读者的阅读水平、阅读习惯和阅读感受,与读者的知识储备相契合,将学术语言和学术思维转化为读者看得懂的表述和熟悉的思维方式,努力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通俗性是书评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通俗性,就没有更多的读者;没有更多的读者,又何谈推广一部优秀的图书?

二是避免把书评写作宣传性的广告。书评不应脱离它本身的性质,“评”是本质,是重点,应高于一般性的宣传介绍,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客观性、文化性,不是通过语言技巧向读者推销,而是通过向读者揭示图书的价值,助力图书发行。现实中,有的编辑把撰写书评仅视作编辑出版中的一个环节,此时的书评是宣传、广告,失去了书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评。编辑如果将撰写书评仅视作是图书的宣传,这样的思路则实为狭隘。编辑不仅是从事技术工作的出书匠,还承担着传承学术、弘扬文化更高层次的使命。所以,编辑撰写的书评应有一定的学术高度,而非仅是一般性的宣传文字。

二、评书如评人,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规范

书评虽是一种小文章,但书评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评论,关系到是否对他人成果有准确、客观的评述,本身是一种严肃的学术活动。编辑撰写书评应坚持三种态度。

“了解之同情”态度。我们常说,“评书不评人”是书评的一个写作原则,但书和人客观上无法分离,评论某一作者的图书,实际上就是在评论他的观点方法,不可能见书不见人。陈寅恪先生指出,必与立说之人处于同一境界,表一种同情,方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任何人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都是有限的,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既不能穷尽所有资料,亦不能涵盖该问题的所有方面,评论者要遵循所评图书作者自有的逻辑体系和写作角度,在深入了解作者逻辑思路的前提下对图书进行评论,不应以书评人自己的逻辑体系为参照评论图书得失,更不应“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平和谦逊之态度。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曾言:“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訾毁前人,实以嘉惠后学。但议论须平允,语气须谦和,一事之失,无妨全体之善,不可效宋儒所云‘一有差失,则余无足观’耳。”编辑撰写书评应以互相学习、平等交流的态度开展探讨,公允正直,无意气之争,不偏不倚,指出不足但不抓住不放,不全盘否定,不以挑错为能事抬高自己而贬抑作者。

尊重中国人文化心理之态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西文化观念不同,中西对书评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书评写作要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和心理接受度,不能简单地以国外书评标准衡量国内书评写作。既不对作者吹捧,更不可进行人身攻击。客观条件允许情况下,要加强与所评图书作者的沟通联系,书评内容得到作者的认可后方可公开发表。从长远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包容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国人心理的书评制度,评论者能够秉持公允之心,被评论者对待批评能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当然,书评并不是不能批评,学术争鸣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前提。批评某一著作要注意三点原则:一是有足够的把握,问题抓得准;二是有足够的能力,自己在该领域有深入研究,所提批评意见让作者心服口服;三是有一定的规矩,遵循学术规范,做到言必有据。

三、提升高度,努力做到“三个深入研究”

对所评图书的作者有深入研究。做学问讲求“知人论世”,深入研究作者的时代背景、学术经历、学术流派、学术观点等背景信息,有利于整体把握所评图书。鲁迅先生曾言:“倘若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叶圣陶先生也曾言:“我如果写了一本书,希望写书评的人第一时间要摸着我心情活动的路径。在这条路径里,你考察,你赞赏,发现了美好的境界,我安慰地笑了,因为你了解我的甘苦。或者发现了残败的处所,我便不胜感激,因为你枪杀了我的缺失。”可见,深入研究图书作者是编辑撰写书评的首要环节。

对所评图书的内容有深入研究。深入分析该书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资料运用、出版价值等。评价图书重点看是否具备“五新”,即选题是否有新价值、理论分析是否有新角度、所用材料是否有新发现、研究方法是否有创新、学术价值是否有新贡献,这也是构成书评的主要内容。比如,要理解该书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论述,关于这一主题目前有何研究成果,作者提出了何种创新论点,运用何种创新方式进行研究论证,与以往研究成果相比有何不同特点,等等。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图书的序言、前言、绪论、后记等关键部分获取信息,但不能简单抄录、拿来就用,需对其进行凝练提升,否则就失去了书评的意义。

对所评图书涉及的专业领域要有深入研究。“术业有专攻。”编辑所评图书最好是与自己专业或长期从事的选题领域相关,选择一本自己能驾驭的图书进行评论。这要求编辑应学有专长,熟悉某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在某一领域能与专家学者直接对话。目前,编辑学历水平整体较高,很多具备硕士、博士学位,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学术鉴别力、专业洞察力,了解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编辑虽离开学术研究岗位从事出版工作,但不能抛弃专业,仍需持续发力,在专业基础上去打一口深井,保持对学术前沿的敏感性,以专业的学术视角和理论修养,从学理的高度、专业的深度、阅读的温度对图书进行评论。

四、注重可读性,实现书评的规范性和风格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撰写书评有一定的规范性,也有灵活性;有必选动作,但更多是自选动作。从书评的内容看,图书基本信息、图书价值特色、图书不足等内容必不可少。信息是书评的内在属性之一,也是书评的写作要素之一。图书作者的研究领域、写作背景,以及书名、出版社等在书评中要有所体现,这些是读者了解该书情况的基本信息。图书价值特色这部分内容是书评的核心和重点,集中体现书评质量的高低和写作者的水平。这部分内容不能简单摘录书中文字,而是要聚焦图书的思想水平、学术价值、创新特色等方面归纳出几条核心要点,重点展开评述。涉及图书不足的评论应慎重、客观,不一定要放在最后,寥寥数语收尾,可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在书评主体部分指出。除此之外,一本优秀的图书从构思到出版,必然经历了千锤百炼,编辑与作者共同见证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撰写书评时可以介绍一些出版历程,使书评内容更加丰满,有血有肉。

书评内容虽有共性,但书评的写作形式却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逻辑严谨的议论文,以理服人,也可以是语言优美的随笔散文,以情动人;可以对图书的整体进行全方位评论,也可抓住某一方面重点展开。无论是何种形式,重点是能够发掘所评图书在同类图书中最与众不同之处。总之,优秀的书评,无论风格如何,要具有可读性,把深奥的专业知识通俗地讲给普通大众;要论理深刻、逻辑严谨,有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学术理论的高度;要敏锐洞察、分析精辟,抓住图书的独特性,准确把握图书的本质内涵;要简洁明快、文风典雅,给人以阅读的享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评更多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在于实践而不在于理论。编辑写好书评关键是功夫下到平时,在某一领域长期深耕细作,学思践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这样写出的书评才具有生命力。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