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推动出版业态多元变革
发布者:陆芳 发布时间:2022-10-04 浏览次数: 10

以“数字出版的未来趋势展望”为主题的第20届国际出版学术研讨会,日前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京举办。国际出版学术研讨会自1990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由中国、日本、韩国编辑(出版)学会轮流主办,已经成为三国之间推动出版学术创新、促进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国际出版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与会专家学者、出版人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加大出版业转型融合步伐,在新技术助力下,多元化数字内容层出不穷,出版生态系统由此发展变化。

疫情促使数字化发展提速

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赵海云在致辞中表示,数字时代的赋能和技术的迅猛发展,意味着出版业在理念、组织方式和内容生产、营销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变革,要在知识服务体系中重塑自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数字出版为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希望中日韩三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上加强交流与合作。

202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到11781.67亿元。在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看来,出版单位通过构建智能化的知识协同创新链条和知识服务体系,将推动出版知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创造更大的业务价值。

事实上,图书营销数字化提速为中国出版单位应对疫情背景下的经济下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机械工业出版社总编辑郭锐介绍,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品牌直播时长14个小时,单场成交40.7万元,观看人数达9.44万。

疫情也使日韩出版业更加依赖于数字化发展环境。2020年,日本电子书规模达到4821亿日元,比2019年增长了1071亿日元,增幅为28.6%。疫情也使韩国纸质书购买降低,利用读书软件阅读电子书成为常态。日本出版学会会长富川淳子表示,数字时代对出版的学术研究领域亟须跨越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界限,进行重新探讨。新冠韩国出版学会会长卢炳成则指出,数字出版能够消除语言障碍,推动出版业国际化发展提速。

技术赋能出版业态变革

近年来,中日韩学界在古籍研究出版方面多有合作。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王晓光从丰富产品形态的角度指出,古籍数字化工作可以扩展古籍传播范围,实现古籍内容的活化利用,进而驱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为游戏、电影等内容的开发提供更好的传承与传播方式。

韩国明知大学兼任教授、教保文库副部长李银浩认为,数字化转型带来消费的个性化趋向,出版业要根据客户个体的个性去定制服务,由此也带来韩国“多品类、少量出版”的现象十分明显。此外,随着年青一代对数字内容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出版业要在内容和体验的趣味性上加大投入。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编辑陈志敏表示,科技出版机构将为行业领域进行智能化知识提供和决策服务,并在向用户提供知识产品和知识创新工具的过程中,越来越具有科技公司的属性。

技术背景下人才培养问题同样受到国际出版人关注。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执行院长陈丹表示,中国出版领域政产学研各方将持续发力,培养融合出版生力军和后备人才,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内驱力。日本NPO公司HON.jp理事长鷹野凌则介绍了公司通过举办相关赛事,以数字出版形式发行图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据悉,赛事每个小组由两名作者、一名编辑、一名设计师共4人组成,通过从策划编辑到出版营销全流程“实战演练”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数字化出版的乐趣,培养新一代出版人。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