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刊编辑要做好四个“精耕”
发布者:陆芳 发布时间:2023-07-05 浏览次数: 10

党刊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阵地。当前,媒体融合快速发展对党刊提出更高要求,党刊编辑必须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形势,精耕内容、创新、质量、服务,使党刊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精耕内容

融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也存在内容海量但信息过剩,权威信息稀缺、优质内容不足等问题。党刊是传递党的声音和主张的权威媒介,以传达政策、解疑释惑、引导舆论为重要职责。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高质量信息内容的需求,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精耕内容,用专业、权威、精深的内容吸引读者,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笔者认为,好内容须具备三个“度”。首先,政治上有高度。政治属性是党刊的根本属性,政治要求是党刊的第一位要求。党刊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必须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党的声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具有权威性和舆论引导力。

其次,理论上有深度。党刊是做党的理论政策宣传的,解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不仅要鲜明思想旗帜,还需要有厚度的内容,在理论阐释中现思想、出观点,用生动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所以然”讲清楚,这样才能立心铸魂、凝心聚力。

最后,内容上有温度。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刊是党的喉舌,必须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刊导向。一方面,遵循文章合为时而著原则,跟进宣传和解读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给予干部群众工作以实践和指导。另一方面,要反映人民群众关切,关注民生话题,了解基层信息和读者需求,用人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易于接受的道理策划组织内容,以触动人心的表达、饱含温度的关切、设身处地的共情廓清思想迷雾,感染和赢得人心。

精耕质量

刊物要想有长远发展,要靠认真的工作态度,反映在办刊上,就是树立精品意识,通过编辑让好内容出新、出彩、打眼。

加强策划,提升宣传报道的深度。党刊具备生产优质内容、做深度报道的天然优势。编辑要认清当前形势,找准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问题为牵引策划选题,尤其要注重深度挖掘、角度新颖、分析独到,提升对热点问题和信息的分析、提炼、汇总能力。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挖掘细节和独到之处,把深厚的政策理论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展现报道价值,否则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往往只能是平平庸庸。

扩充信息,丰富内容,增强可读性和实用性。办党刊,要把它办成是厘清工作航向、弥补理论贫乏、丰富思想见识的学习资料。要在吃透中央精神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纳入更宽泛,更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增强可读性,使广大读者通过阅读及时了解掌握时政大事和形势政策,获取丰富的信息,学到更多知识,打造集权威性、指导性、知识性、可读性和时效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刊。

精心编辑、精雕细琢,让稿件变得精美、优良。受欢迎的党刊,不仅要有精心策划的选题,还要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方面,编辑要拿出“绣花”本领,精编细编,用心打磨每一篇稿件,文字上力求严谨、专业,反复推敲每一处细节,检查每一处标点符号和大小写等细枝末节。另一方面,要有设计意识和观念,通过上乘的新闻图片、巧妙的漫画插图、新颖的策划设计呈现出结构合理、主次分明、信息有序,更活、更新、更有张力的版面,从而更好地服务读者。

精耕创新

著名编辑出版家邹韬奋说,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希望了。编辑这个行当永远需要创新,我们既要给读者想要的,也要给读者意想不到的,要让读者拿到刊物有眼前一亮的惊喜。

呈现新的形式。文章类型的呈现上,既对大事要事做专题策划,又对改革发展热点做深度解读,灵活运用解读文章、思想评论、调研通讯、记者手记等多种报道体裁和形式为读者提供内容。内容呈现上,要以小切口小角度体现大主题,用小细节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给予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呈现新的文风。内容上,宣传报道要突出场景,有人物,讲故事;评论文章要有观点、有思考、有干货,具有针对性,突出个性;理论解读则提倡大专家写小文章。标题上,要注重多做实题,多做短题,多做有文化韵味和文学美感的题,少做不做文件式报告式标题,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短、实、新、活的文风,做到“篇篇可读,期期扎实”。

呈现新的语言。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要想更鲜活、接地气、有温度,就要多用浅显生动的“白话”,少些艰深晦涩的说教,用鲜活、言之有物的话语传播党的政治主张,力戒空话套话,文章开门见山,尽可能使文章平实、朴实、清新、通俗、清新、好读一些。

呈现新的思维。当前,主流媒体纷纷打造融媒体矩阵,主流媒体如“侠客岛”“新华视点”“浙江宣传”等在媒体融合场域“圈粉”无数。编辑要树立全媒体传播意识和媒体融合思维,研究总结理论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学习融媒体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根据传播平台和受众特点及时处理各种图片、视频和文字,对内容做多种形式的延伸,进行各种“翻译”“转化”“碎片化”,创作更适合传播的标题,以更快更好的形式呈现给受众,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精耕服务

党刊是党员干部群众掌握党的大政方针,学习政策理论,交流工作心得的重要平台,可以说,既是“藏经阁”,也是连心桥。要想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贴心人”,为广大党员干部服好务,就要把实用性、服务性作为编刊办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好内容服务。编辑做内容服务,好不好要读者说了才算。要坚持问需读者,准确把握不同读者群的需求。比如面向领导干部,要紧跟形势变化和政策理论,策划有助于判断决策的政策分析和解读类文章;面向师生,要关注教育改革热点,研究教学大纲,策划深入浅出、精细化的教学和考试材料;面向基层干部群众,要深入调研,对基层工作遇到的问题困难及时答疑解惑,设置栏目反映基层工作难点痛点和干部群众呼声;等等。做到每当干部群众遇到问题,马上想打开杂志看一看。这样做工作,刊物自然能成为领导干部工作上的助推器、好参谋,人民群众学习的案头刊、好帮手。

开门编刊办刊。编刊办刊不是一锤子买卖,不仅要聚力内容服务卖“好产品”,还要拓展方式送“好服务”,做好刊物的使用和后续服务工作。作者是期刊发展的保障,读者是期刊的生命源泉。编辑要在理念上进一步突破,以用户思维开放编刊办刊,要与作者多联系、多沟通、多尊重,通过座谈会、讲座等形式维护和联系专家学者队伍,进一步提高约稿组稿效率,积累优秀的作者资源,形成自己的专家学者作者团队。同时采取各种方式手段联系读者,倾听读者的心声。既要虚心做读者的学生,积极邀请读者参与到编刊办刊中,编读互动,就办刊思路、栏目设置、内容编排等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又要回应需求引领读者,通过为订户、读者量身定制学习培训和报告讲座,实实在在地把“让读者用好产品,为读者做好服务”贯穿到日常办刊工作中,逐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精耕内容、创新、质量、服务的前提,需要编辑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党刊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不是修修补补,也不是隐于作者身后做嫁衣,要具备沙里淘金、慧眼识宝的能力,既能挑出优秀的稿件,又要打磨笔下基本功,提高写作能力,增强“四力”功夫,这样才能写出有政治高度、有思想深度、有人性温度的优质内容。

勤于积累和总结。编辑一篇千字稿,通常要看上万字的材料,党刊编辑要把功夫下在平时,不断摸索编刊的门道和方法,提升自身面对热点快速反应、做好预判并深入分析解读的能力。

时刻不停下学习。编辑工作涉猎领域多,党刊编辑要不断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日常工作中做理论和实践的有心人,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吃准摸透,持续跟进学习新名词、新表述、新提法,时刻与党中央对标对表。全局思考者,主要胜在眼界。党刊编辑要见别人所未见,思他人未所思,力争成为“专家+杂家”,在不断磨炼和学习中提升编辑业务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打印关闭